首页 > 学术动态 > 自然 > 正文

“理工振兴”学术动态:生态环境学院(筹)青年教师马溢阳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重要成果

2022-03-23

近期,我校生态环境学院(筹)青年教师马溢阳(校聘教授)与清华大学张正华副教授研究团队合作,于环境工程领域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IF=13.273)上发表了在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取得的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调控催化剂结构形貌特征以实现催化性能提升与理化性质优化的新策略。

雷尼替丁通常被用来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被摄入人体后大部分以原药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已证实其转化成具有强致癌性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转化率高达89.9-94.2%。非均相类-Fenton氧化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已然成为了治理这类新型污染物的重要方法。其中,四氧化三钴作为一种传统催化剂可以实现PMS的高效活化,然而始终无法克服由于钴离子的浸出导致催化活性的衰减。本研究通过设计表面多介孔结构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可以实现反应物分子穿梭进入纳米片团簇空间限域内,在限定空间中发挥氧化降解效能,如图1所示。而且,作者提出了一种液相快速还原法,可以实现活性位点重生且富集氧空位,使得催化剂具有持久有效的催化性能。

图1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团簇限域催化PMS降解雷尼替丁示意图

相关成果以河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 10.1016/j.cej.2022.135126)上,文章第一作者马溢阳是生态环境学院(筹)王洪杰教授团队2021年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马溢阳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5126

生态环境学院(筹)、科学技术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