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河北大学毓秀史学·思政大讲堂第四讲在五四路校区开讲。河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历史学院党委联合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为新生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史课”。
晋察冀边区抗日模范根据地音乐党史课,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经典的抗战音乐和真实的口述史料,从“英雄土地”“人民的战争”“胜利之路”“信仰传承”和“再创辉煌”五个篇章,深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带领军民创建模范根据地,艰苦奋斗、浴血抗战的壮阔历程。感人至深的红色旋律与厚重历史相交融,让青年学子在艺术熏陶中深切感悟到抗战精神的磅礴伟力。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本次音乐党史课创新探索校地合作挖掘优质资源,落地落实大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沉浸式的音乐演绎和珍贵史料生动呈现,使红色历史“声”入人心。活动不仅深化了新生对抗战精神的理解,更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信仰力量,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卫森,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肖红松、党委副书记李金闯,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建芬,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外宣部耿金利等出席活动。历史学院、教育学院、生态环境系2025级本科生和部分教师共计36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