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首页 / 数据 / 学术动态 / 自然 / 正文

物理学院发光与显示团队在新型应力发光材料MgF2:Mn2+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21 09:50


应力发光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发光现象,尽管关于应力发光的记载可追溯到1605年,但相关研究一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被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应力发光的基质主要集中在以CaZnOS为代表的硫族化合物,亟需开发新的应力发光材料体系。

近期,物理学院发光与显示团队杨艳民教授、李磊朋博士与计算凝聚态物理团队石兴强教授以及深圳大学的彭登峰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产领军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gF2:Mn2+: novel material with mechanically-induced luminescen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自激活应力发光材料—MgF2:Mn2+,发现当对其施加外部动态压力时,无需用紫外灯预先充能即可发出明亮的红光。初步的对照实验表明在MgF2体系中其应力发光和余辉基本没有关联,暗示了应力发光的能量传递过程可能是局域性的,这为揭示应力发光机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为设计新颖应力发光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更为有趣的是,本工作基于MgF2:Mn2+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成功制备了高度透明的应力发光薄膜,这有望在柔性光电子领域例如人造皮肤上得到应用。

该研究得到了河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1.12.005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处供稿)

分享:
返回列表页

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请使用360浏览器8及以上(极速模式)、IE10及以上、Chrome5、Safari6、Firefox 3.6及以上、 Opera 10.5及以上浏览器观看。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更高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